行业动态

中国又现输入性非洲锥虫病病例

近日,福州黄女士从非洲旅游回国后出现反复发热、头晕、畏冷、寒战等症状刚开始以为只是感冒症状,可经过检验却发现,黄女士是感染一种被称为“罗得西亚非洲锥虫病”的罕见感染性疾病。此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中部、撒哈拉沙漠以南的36个国家,是由采采蝇传播的寄生虫病,如果不及时对症治疗,将进入脑部,并造成严重后果。

福州女子非洲旅游归来反复发热血液检验锁定“锥虫病”。

福州黄女士于7月22日至8月6日期间,前往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地旅游,回到福州后,却莫名其妙地出现反复发热、头晕、畏冷、寒战等症状。

福建协和医院感染科医生邹来玉了解到,黄女士在非洲旅行时,曾被昆虫叮咬,归国后右脚后跟发现暗红色包块(见下图)。

 

8月14日上午9时20分,黄女士血样被送到福建省疾控中心,检验人员从血样中检出非洲锥虫。8月16日下午,中国疾控确定为罗得西亚非洲锥虫。

 

 

多部门联动开展生死救援惊动世卫组织

这种病只见于非洲地区,国内的医院没有常备药物,所有药物均需世界卫生组织调配。

8月14日13:30

中国疾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牵头,世界卫生组织总部、世卫组织北京办事处、福建省疾控中心及福建协和医院感染科共同召开电话会议,世卫组织在会议上确认了该病例,并准许拨发药物。根据患者的锥虫虫种和病程,首选药物为苏拉明,在苏拉明未到药时只能先使用喷他脒。

8月14日下午

找药!联动微信群、找药群、与世卫专家的电子邮件群!网络此时成了中外专家联动最便利的手段,而中国疾控、世卫组织、福建省疾控中心及福建协和医院感染科共13人所在的“HCT应急组微信群”,成为各方信息沟通的最主要桥梁。

8月14日晚上

终于传来好消息:香港有喷他脒!福建省疾控中心立刻协调医生开具证明、病情介绍和处方,患者亲友到香港购买药物喷他脒带回。

8月15日22:41

用最快速度带回的喷他脒,通过静脉输液缓缓进入黄女士体内,黄女士的体温有所下降,医生们在这生死救援37个小时里紧绷的神经,终于有所缓解。

8月16日

救命药到了!世卫组织开通国际救援“绿色通道”,经中国疾控寄研所和福建省疾控中心专家协调努力,调拨了特效药物苏拉明,从日内瓦到福建协和医院感染科病房,路上仅花了一天时间,这为成功抢救争取到宝贵的时间。

8月25日

经过三次特效药物治疗,黄女士体温及肝功能均恢复正常。

 

罗得西亚锥虫病在国内尚属首例

非洲人类锥虫病又称昏睡病,是由采蝇传播的寄生虫病。“还好及时发现,不然后果不堪设想。”福建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科谢汉国副主任技师说,非洲锥虫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中部、撒哈拉沙漠以南的36个国家,其中坦桑尼亚也有流行,每年都会发现近百例。

这种非洲锥虫病的潜伏期约2周,病程可分为初期、血液期、睡眠期3期。所幸黄女士及早就医,病程正处在血液期,倘若锥虫进入脑部,就会出现昏迷、嗜睡等症状,甚至可能出现猝死。

据了解,2014年中国确诊首例输入性非洲锥虫病病例,属于冈比亚锥虫病。此次福建省发现的是首例输入性罗得西亚锥虫病确诊病例,同时也是中国第二例输入性非洲锥虫病病例。

专家提醒,如果接到境外输入的不明原因发热,可以及时与疾控部门联系,共同寻找病因。

另外,援非工作人员、赴非务工人员和游客,旅行前应咨询各地出入境检疫局等机构,了解热带病知识,并做到以下几点:

? 旅行时尽量坐车并关好车窗;

? 在户外活动时,身体裸露部位涂抹蚊虫驱避剂;

? 避免赴高危区域,慎入森林、牧场、草地、灌木丛等吸血昆虫孳生地,如必须进入这些环境,应穿长衣长裤长袜,尽量不穿黑色或蓝色等吸引蚊虫的深色衣服;

? 避免在简陋居所睡觉,夜晚睡眠要使用蚊帐或在室内喷洒杀虫剂;

? 不轻易到河塘中游泳、戏水,避免接触不熟悉的水体;

? 注意饮食卫生,不喝生水,不食用可能受蚊蝇污染的食物、饮料,不食用半生不熟的食物;

? 一旦在非期间或回国后身体出现不适,应立即就医,并主动向医生讲明自己曾到过非洲什么地方以及被什么蚊虫叮咬过,以便医生诊断。

信息来源:浙江健康教育微信

http://www.weixinnu.com/article/59b1c0936ef0521915723c16

新媒体平台